分類:教材出版 發表時間:2017-08-05
教材編寫也講究一定的工法技巧,在編寫教材時尤其是初編者難免會忽略或出現一些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加順利的進行教材編寫,以下是小編總結的教材編寫工法的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1)工法內容應確保安全,不得有安全質疑。
(2)依據要充分,必要的科學計算不能省略。
(3)具有可操作性,如何操作和質量如何控制要交代清楚。
(4)內容要翔實,要展現創新意識、推廣價值,防止簡單事項羅列。
(5)先進性可全面闡述,切忌輕易否定類似的其他工藝方法。
(6)獲得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電力科技成果獎的項目,要交代清楚是否經過鑒定,有無查新、專利、推廣等。
(7)工法與技術總結()的區別在于:
1)編寫形式不同,工法必須按照前言、工法特點、適用范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材料與設備、質量控制、安全措施、效益分析和應用實例等11項內容進行編寫。技術總結()是一種編寫形式多樣化的文件,可以是已完工藝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總結,也可以是新技術的研究與發明,而工法是必須經過實踐證明可行工藝的規范性文件。
2)內容不變,形式可以互換(方案設計及施工工藝可以變更為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體會和結語可以變更為效益分析)。
(8)工法編制的誤區。
1)前言冗長,不精練。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過程和關鍵技術的鑒定及獲獎情況。因此,前言用語要準確規范,文字要言簡意賅,切忌詞語冗長,更不能將工程概況寫人前言。
2)此特點非彼特點。不能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構件的特性理解為工法的特點,更不能理解為要向大家介紹工法的寫作特點。
3)工藝原理不明確。工藝原理是說明工法工藝核心部分的原理。通過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構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說明本工法技術先進性的真正成因。
4)工藝流程要點不對應。工藝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順序,在工法編制中用網絡圖表示。因此,操作要點一定要對應網絡圖中施工順序進行詳細地闡釋。不能網絡圖中提到的施工步驟在操作要點中沒有解釋,也不能操作要點中說明的問題在網絡圖中沒有反映。
5)材料說明不全面。為保證工法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關材料的指標數據一定要嚴謹、準確。在介紹工法材料內容時,除介紹工法使用新型材料的規格、主要技術指標、外觀要求等,還應注明材料來源的生產廠家。因為不同廠家生產出的同類材料在規格、性能上可能有細微差別。實例應用中,材料的準備、配比、用量會有細小的調整。此外還應強調該材料在操作要點中起到的作用,以證明該材料在工法技術實現中是必不可少的。
6)質量控制不能全面照抄規范。有些工法的質量要求可依據現行國家、地區、行業的標準、規范規定執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國家現行的標準、規范中未規定質量要求,因此在這類工法中質量要求應注明依據的是國際通用標準,國外標準,還是某科研機構、某生產廠家的試行標準,使工法應用單位明確工法的質量要求,使質量控制有參照依據。
7)安全措施要有針對性。如有的工程在冬季施工,其安全措施無季節性施工安全措施等。
8)環保措施要大于文明施工。例如有的工法的環保措施大于文明施工的措施,實際上工法的環保措施不一定要大于文明施工的措施。
9)效益分析片面性。在工法的效益分析中,人們往往只注意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忽略了工期效益、質量效益的分析。其實,有些工法要推廣的技術前期成本投入并不低,然而它帶來的工期效益、質量效益、安全效益、環保效益等綜合效益卻很高。因此,我們不能認為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工法就不是一篇好工法,更不能認為這類高技術含量的工法在效益分析上沒有可比性,這樣會走人效益分析片面性的誤區。
10)應用實例是工程概況的提煉。有的工法把應用實例寫成了提煉的工程概況,而沒有寫出能證明該工法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內容等。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教材編寫工法的注意事項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jcgb/27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