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教材出版 發表時間:2019-03-05
校本教材備受各學校單位的重視,通常都會下達校本教材開發編寫的任務,有符合條件的人來主編。若編寫一本經典誦讀方面的教材,肯定少不了要寫編寫方案。就以實例來說明:經典誦讀校本教材編寫方案。
(一)教材編寫目的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正是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古典詩文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精華,蘊蓄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我們確立以古詩文誦讀為突破口,實施“親近古詩文經典”工程,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的目的,讓那些積淀著智慧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古詩文熏染學生的靈魂,從而加厚他們的文化底蘊,提升他們的品性靈氣。
(二) 教材編寫原則
1、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教材的內容選擇反映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既要體現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又要突出思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使教學真正達到文與道的統一。
2、創新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教材的編撰結構與教學方式,體現學生的學習實踐,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其創新潛能和實踐潛能均能達到良好的培養和挖掘。
3、知識性、趣味性與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原則。教材編撰的形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體現趣味性。將知識性童趣化,寓教與樂之中,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內外結合的原則。教材編撰的板塊體例,體現課內外結合的特點,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互為滲透。課內習得的知識通過課外實踐物化為學生的運用能力與良好習慣。
(三)教材編寫結構及內容
教材編寫的結構力求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要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一到六年級,每年級分上、下兩冊。每冊有20課時。每周一課時。
我們的校本教材主要由《弟子規》《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論語》等內容組成。以“經典詩文”“現代美文”“課外閱讀書目”三個板塊呈現,其中“經典詩文”包括古詩和《弟子規》《論語》的節選內容。全套書按照六個年級為單位,每年級分成上下兩冊教材。(每年級兩冊,共12本。)
(四)教材編寫特點
1、趣味性: 教材表達形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圖文并茂,從感官視覺上能吸引學生,達到趣味昂然的效果。
2、可讀性:教材內容上,選擇通俗易懂、短小精練的名詩佳作為主。讓學生吟誦和積累古詩文較為方便。同時,易于理解和運用。
3、針對性:教材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4、實踐性:教材中要凸現教育實踐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誦讀的目的在于感悟、體驗和運用,學以之用,方能體現實效。
(五)編寫機構
學校組成由校長擔任組長的編寫小組進行編寫。
主編:
副主編:
編寫小組成員:
排版與美術設計:
(六)編寫工作流程
1、制定方案。
2、完成資料與圖片的搜集。
3、進行資料分配及編寫分工。
4、交初稿。
5、審核稿件。
6、核對并最后定稿,爭取出書。
經典誦讀校本教材編寫方案,以上就是本文關于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于校本教材出版方面的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經典誦讀校本教材編寫方案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jcgb/9394.html
上一篇:一個月能不能出一本教材 下一篇:出版一本教材,需要申請書號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