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21-05-26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課題,在結題前都需要向課題組織方提交課題結題報告,微型課題也不例外。那微型課題結題報告要寫多少字合適呢?就學術顧問所知:微型課題研究難度相對小一些,結題報告字數要求也就不是很高,大概在3000字左右就可以,最多不超過5000字。
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分享下微型課題結題報告所包含的內容:
1、課題題目
2、課題的提出
3、概念的界定
4、理論依據
5、主要研究目標和內容
6、主要研究方法和對象
7、研究的主要步驟
8、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結論
9、研究后的思考
10、附錄:主要參考文獻目錄;專著名稱、作者或編譯者姓名、出版發行單位、出版時間或版本。
11、附件:課題研究總報告
范文如下:
二、問題的提出
在本人從教的10多年經歷和觀察中,我發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少有英語老師積極主動地在教學中運用輔助教具去教學,即使有現成的設備或物體也不太愿意使用,因為在工作時間緊的過程中使用這些輔助教具會無形中增加教師的備課量,都覺得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還有些老師在使用輔助教具的時候,則不注意使用的方法與技巧,反而影響了課堂效率。本課題的提出與研究就是為了喚醒廣大教師對運用輔助教具教學的意識,并探討輔助教具的使用方法與技巧。能夠讓老師們自覺、積極、靈活地運用輔助教具。并充分認識到輔助教具的運用會帶來深遠的教學意義。之所以,讓我產生對這課題進行研究的興趣,主要是我曾經參加2008年省英語引智項目培訓,受到外教課堂教學培訓的啟發,并在其后的幾年中經常性運用各種輔助教具進行教學,取得了一些經驗。
三、研究對象、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初中學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檢索法。搜集利用國內外有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
2. 調查研究法。在實驗的前、中、后期通過觀察,座談等方式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研究依據。
3. 經驗總結法。總結實驗教師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學生成功的學習經驗,汲取已有專家文章的先進理論。
(三)研究步驟
準備階段(2012.9——2012.9)
任務:1.查閱文獻、學習相關理論,收集資料。
2.調查、分析輔助教具的運用的基礎與現狀,做好課題申報。
實施階段(2012.10——2013.5)
任務:制定計劃,深入展開課題研究,積極撰寫相關的案例分析。
總結階段(20112.5——2012.6)
任務:全面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研究報告,完成結題鑒定,進行成果展示。
四、研究過程
(一)專業學習
1.《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采用多種手段,充分利用多種輔助工具,激活課堂,增強課堂效果。
2.閱讀相關專業文章數篇:《充分合理利用教具,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初中英語課堂中自制教具的有效使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探究》《淺談教學輔助工具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淺談實物教具在英語課堂中的重要性》《自制學具在農村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學輔助_課件_輔助教學作用的分析》《教師與教學輔助工具》《教學輔助手段及其使用》。
(二)研究內容
1.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形式分類研究
根據我從教這些年的觀察,大多數老師在課上運用得最多輔助教具就是多媒體、小黑板之類的。難道除了這些教具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老師總是有各種原因不愿意用多樣化的教具,一是怕這些教具要自己花錢買,認為這是學校應該配的東西,自己買,太有點那個了;另一個就是不愿意花時間去找或者制作教具,嫌煩。
記得我在接受外教培訓的時候,那些外教每天都換著花樣帶不同的教具來給我進行講課。這種方法很值得我們去借鑒。他們的兢業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而且我們也有必要搞清楚教具最起碼的分類。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問題。
2.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使用原則研究
從自己和觀察其他老師課前選用輔助教具的情況來看,我們在選用教具時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時候因為沒有認真去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所以選用的教具就很容易脫離教材,脫離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有的時候甚至于選用教具還非常不恰當。
3.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運用技巧(策略)研究
我們有時候在使用輔助教具的后,總覺得這個方面用得不行、那個方面用得不到位,甚至懷疑,這節課用的輔助教具純粹就是搭的一個“花架子”,盡讓學生們在課上玩了,對學生們的學習究竟起到多大的幫助作用,不得而知。所以在輔助教具的運用技巧方面尤其值得我們去研究,這是本課題研究的重中之重
4.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運用意義的研究
本課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都了解輔助教具,知道使用輔助教育的使用原則、運用技巧,從而去了解輔助教具的運用意義有哪些。
五、研究成果
1.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形式分類
我在平時教學中運用過多種輔助教具。比如:撲克牌、圖片、軟球、水果、飲料、自制卡片等等。只要與課堂有關的,我都盡量的去找、去制作,有的時候還與學生們討論下節課我該如何去選擇哪些教具。
在此基礎之上我把教具進行了大致分類:
①直觀教具(實物、掛圖、卡片、圖表、模型等)和電化教具(投影、錄音機、電腦等)。在課堂上運用這些直觀教具是直接法教學的重要手段,可使語言表達和所指形象直接聯系,從而超過翻譯過程,運用直觀教具教學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②游戲教具:卡片、撲克牌、紙條、棋子等,這些教具能夠寓教于樂,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2.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使用原則
課堂教學中使用輔助教具時我認為要遵循下面兩個原則:
首先,所選輔助教具是否符合教材。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去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礎上先看本課內容究竟要不要用輔助教具,因為有些授課內容就非常簡單、一目了然,這種課你再輔助教具就有點“畫蛇添足”,有時反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了,該記的東西沒記住、該學的東西沒學到。另外選用教具的時候還注意是否貼近教材、是否是最優化的教具。而不是隨便弄個課件或者教具就去上課。
其次,所選教具是否符合學生的需求。我們在選取教具時要注意:簡潔易懂、貼近生活、當與不當、與時俱進。簡潔易懂很好理解,就是選輔助教具時,不要復雜化,要讓學生就能看懂;當與不當,就是選教具時,要注意所選教具不能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與時俱進就更好理解了,一定要記住,教具的選取一定要跟得上時代潮流。
3.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運用技巧
①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運用方法
先簡單說明一下多媒體的運用。我們有些老師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用不用多媒體上課都無所謂,所以他們從思想上就不主動地想去學多媒體的運用。其實這種思想非常要不得,當今社會是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你沒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那么你的課只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而學生的認識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我們所有老師在多媒體的運用上一定要“與時俱進”。
還有些老師雖然在多媒體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基礎,但不精益求精。只局限于“會一點點使用”,有時甚至因為操作細節的不熟練而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進行。這種情況還不是少數現象。
其次,來談談實物呈現的方法。我總結了三種方法:直接法、間接法、學生參與法。
直接法:就是直截了當地在學生面前展示本課要用到的輔助教具。讓學生在課堂直接接觸所要學的內容。這種做法的優點就是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快。
間接法:顧名思義就通過間接方法來呈現輔助教具。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提示讓學生猜測要呈現的輔助教具。這種做法的優點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學生參與法:就是把教具放在學生那里,上課時通過問題或提示讓學生展示教具。這種做法的優點就是學習參與率高、學習興趣也高。
②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的運用時機
我把輔助教具的運用時機歸納為四種:導入時、呈現時、總結時、靈活運用。
下面我舉出兩個課堂實例:
我在教授譯林版8B Unit2 Travelling 這一課的Reading 時采用的是游樂場圖片的創設情境導入法來進行課堂教學的。這一課的Reading 部分是去香港的游樂場游玩的文章,所以上課一開始就懸掛一些游樂場的圖片在黑板上,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用一句或幾句話描述自己在游樂場游玩的情境,學生興趣非常高,發言非常積極。通過這些圖片我成功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并順利地導入了新課。再一個例子,教授譯林版8A Unit2 Grammar 時我在課堂中采用了實物教學法。因為這一課是比較事物多少的語法課,不創設情境去教學是非常枯燥的,同學也非常不容易接受講授的內容,所以我課前我準備了一些桔子和果汁來教授可數名字和不可數名詞兩種情況下如何運用詞組去比較事物的多少的,并對語法能力運用得好的同學實施了物質獎勵(我帶去的桔子),學生那個興奮勁就甭擔有多高了。根據當堂獨立檢測,發覺學生們對這一堂語法課上所學內容掌握還是相當到位的,達到了預期效果。
以上兩個教學的實例一個是導入部分,一個是講授部分的。當然還可以放在最后的總結部分,每個環節運用輔助教具進行教學都能起到不同的效果。導入部分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講授部分運用能夠重新喚起學生們學習的興奮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總結部分運用能夠持續學生們學習興奮點,從而達到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
當然運用輔助教具時也必須注意:在同一堂課中不能過度運用輔助教具,要做到張弛有度。過度使用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的,反而不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盡量少重復使用過的輔助教具,再好吃的東西,你吃多了也會吐的,要合理調整學生的“胃口”。
4.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具運用意義
輔助教具運用的效果經過研究和調查后總結如下:
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的教育理論、專家都著重道出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單直接的輔助教具很快就能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那他們的學習將變得快樂、輕松、高效。
②有利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恰當的使用輔助教具,能夠呈現具體而形象的過課堂過程,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為理解和掌握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他人協作共事,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認真傾聽、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見,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在新課標中“生生互動”,就提出要讓學生互相交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④有利于提高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英語課堂中教師給出一件輔助教具,要求學生用英語來描述,這時學生就要用心去觀察、思考,才能給出通順、流暢的英語表述。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⑤有利于提高語言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富有啟發性語言,學生根據輔助教具直觀而貼近生活的口頭敘述,是有序有效學習各種英語技能的前提,是促進思維提升的重要手段。
六、反思
在運用技巧研究—實物如何呈現這個板塊里,對自己總結到的呈現方法感到有些粗糙,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繼續關注這方面的研究。
相關知識推薦:微型課題和規劃課題的區別
微型課題結題報告要寫多少字?以上是關于這個問題的介紹。有想了解更多關于微型課題申報方面的問題,或是有申報需求的作者,歡迎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學術顧問。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微型課題結題報告要寫多少字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13809.html
上一篇:課題新穎性怎么寫 下一篇:課題論文查重率多少合格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