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4-25
小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但很多中小學教師覺得做課題最難的就是找不到課題,選擇合適的課題是做課題研究的第一步。那么,中小學教師課題選題有哪些來源,下文詳細為您介紹。
一、 課堂教學
課堂是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不斷發展的人,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有教學有效性問題,有教學方法問題,有教學內容問題,有課堂評價問題等等。在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不同的學科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同一個老師,在不同的班級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時間遇到的問題也不相同。因此,課堂教學可以說時時處處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教師們去研究和解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潛在的課題,可以說,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題之源。比如,2013年海南省立項的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大部分都是來源于課堂教學的,其中有《有效教學實驗學科課堂教學范式的構建研究》《“六環節”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三亞市“226”有效教學實驗的探索與實踐》《自主多元五過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高中語文序列化作文教學與課程資源整合研究》等有關課堂教學方面的課題都被立項為重點課題,2014年立項的中小學課題中也有14項是關于課堂教學方面的。從歷年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的情況來看,60%以上都是來源于課堂教學方面的課題。
二、 班級管理
由于每個中小學老師都要擔任班主任,班級管理是每一位中小學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無法避免的一項工作。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進行各種溝通交流,建立各種類型的師生關系,形成各種班級氛圍,建立各種班級管理制度,建設各種班級文化,這些都是中小學教師課題的重要來源。況且,班級管理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的、具有創造性的管理活動與教育活動,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學生都是中小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對象,都是一個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比如,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教師們需要深入了解、具體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不良行為出現的內在原因,如何采取有針對性的矯正措施幫助學生改正不良行為。面對一個新的班級,教師們要研究如何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如何建設科學、規范、民主的班級管理制度,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等等。從海南省近幾年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與立項情況來看,班級管理方面的課題相對比較少,2013年海南省立項的課題僅有《新課標下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與研究》一項,2014年海南省立項的121項課題中則沒有一項是關于班級管理研究的??梢?,班級管理方面的課題基本上被中小學教師忽略,但班級管理也是中小學老師遇到問題較多的方面,包括學困生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問題、厭學問題、早戀問題、網絡游戲成癮問題等等,這應該是中小學教師挖掘課題的又一富礦。
三、 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是中小學老師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與困惑、交流教育教學經驗的有效途徑,是每一個中小學教師都要經常參加的。教研活動本身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通過教研活動可以更清晰、更深入的發現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問題,從而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更加可靠的課題來源。教研活動與科研活動實質上都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二者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一方面,教研活動是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直接聯系的,是教育科研的實踐基礎與靈感來源。另一方面,教研成果往往是個別的、具體的、不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科研活動正好是教研活動的提升,通過科研來對教研成果加以系統的、科學的提煉總結,進行思維加工和理論提升,使之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育規律。在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中,有效教學一直是熱門的研究主題,因為有效教學也是中小學老師教研活動中最常見的主題,通過教研活動的交流和研討,老師們更容易從中尋找和挖掘到有效教學的研究課題,例如,2014年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中有效教學研究主題的課題有《初中化學趣味性有效教學方式的研究》《高中化學實驗有效性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研究》等,這些研究課題與老師們平時的教研活動是密切聯系的。因此,教研活動無疑是中小學老師尋找和提煉研究課題的重要源泉。
四、 教材文本
教材不但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與依據。中小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備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備教材就必須研究教材。教材作為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應該也必須是中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來源,中小學教師只有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系統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內容、體系、思想和特點,才能更好的運用教材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常要對教材文本中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那么如何做好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就是要求教師全面、系統、準備把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呈現出來的人物形象的特點、角色、心理等,于是,中小學教師就應該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從多角度來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從而可以提煉出以下可供研究的課題:《初中語文教材中人物性別角色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領袖人物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英雄人物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人物正反面角色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女性人物角色研究》《初中語文教材中人物描寫方法研究》等等。同樣,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等各學科教材都可以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從不同的角度提煉出許多可研究的課題。
五、 課堂觀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做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人。首先是要善于觀察自己的課堂,在自己的課堂上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語言、行為、眼神和心理反應等,善于觀察課堂中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并對所觀察到的行為、現象進行描述、分析、思考和解釋,形成可供研究的課題,從而能夠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作出調整和優化。其次是要善于觀察別人的課堂,可以從“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和課堂文化”四個維度[3]觀察學生、教師及課程實施的全過程,并對所觀察到的信息進行整合,提煉出其中值得學習借鑒的經驗和存在的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具體問題,例如,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如何進行的?如何才能讓這種更有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有哪些不適當的?如何改進?如何凸顯課堂的學科性?課堂互動、對話、交往等過程是否有效?如何優化?等等這些問題就是課題研究的重要來源。例如,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肢體語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提問藝術研究》《語文課堂教學“熱鬧度”的把握研究》等就是基于課堂觀察而提出的。可見,無論是課堂的自我觀察,還是觀察別人的課堂,都可以從中找出很多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課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和課題來源。
六、 教學反思
美國教育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是“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貫穿于每一個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的,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對于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何等重要。但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回顧和反省,不是簡單的寫幾篇反思文章,而是要求教師以研究者的姿態,對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行為、教學理念、教學效果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和研究,其實質是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和再實踐的過程。中小學教師必須要將反思上升到研究的高度,將每一次反思的問題都當做一個課題來研究,才能真正找出問題的關鍵,突破問題的瓶頸,實現教學經驗的升華和專業成長向更高層次邁進。例如,通過對高中畢業班數學試卷講評課低效率的反思,確定課題《高三數學試卷講評課有效策略研究》;某小學數學教師所帶二年級學生數學計算正確率不高,計算速度也很慢,于是反思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有沒有提高正確率和速度的有效措施是什么?提出一個課題《提高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計算正確率和速度的方法研究》等等??梢?,教學反思自然而然就成為中小學教師課題的固有來源,要確定一個研究課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有通過反思才能發現問題,只有找出問題才能提煉出可研究的課題。
七、 學習交流
學習交流對中小學教師教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通過學習交流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學習交流的形式非常多,可以是讀書、研討、培訓、考察等,可以是校內學習交流,也可以是校外學習交流,可以是同學科、同學段、同年級之間,也可以是不同學科、不同學段或年級之間。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多種對象之間的學習交流活動,不但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也可以為自己帶來許多新的思想和觀念,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會有許多啟示。那么,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新思想、新觀念、新舉措,并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使自己得到新啟示,找出新問題,開展新研究。學習是創新的基礎,交流是思想的源泉,通過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為尋找新的研究課題奠定知識基礎,通過與他人交流,觸發思想的火花,從而為解決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問題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任何一個課題研究都必須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只有通過學習已有的文獻資料,把握已有研究現狀,才能找到有意義的、有創新價值的的研究課題??梢哉f,學習交流既是課題的重要來源,也是開展有意義的課題研究的重要前提與基礎。通常,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都要求課題組在收到立項通知書一個月之內舉行開題論證會,開題論證會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習交流會,課題組成員通過舉辦開題論證會向開題論證專家學習和交流,從而能夠更好的明確課題研究內容,理清課題研究思路,把握課題研究的正確方向,少走彎路和錯路。
八、 成果運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中小學教師經常要借鑒和運用別人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但很多情況下,別人的成果是無法死搬硬套的,是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再研究和再實踐。即使有些成果可以直接運用,但是在運用的過程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開展研究,找出解決的辦法。例如,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研究成果,那么在農村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就必須針對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提出課題《農村低年級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進行再實踐再研究,從而將一般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體化為適合本校和本班的本土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近幾年立項的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范式建構研究》《**學校中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學校高中物理實驗分層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等均屬于已有成果運用的再研究。
九、 改革熱點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發布,《決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領域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陸續推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師交流輪崗等改革熱點無不影響著每一位中小學教師,影響著中小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這些改革熱點問題就是中小學老師課題研究的重要來源。比如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將直接影響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那么,面對這些不斷深入推進的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中小學教師如果來主動適應?如何按照改革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具體來說,面對新的考試招生制度,學科教學該如何調整?課堂教學該如何改進?教學評價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如何開展?等等這些具體問題,都是值得中小學老師需要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研究的。從近幾年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立項情況來看,中小學老師對教育改革熱點問題關注的還不夠,鮮有此類課題申報和立項,建議中小學教師在課題選題時可以有意識的多關注教育改革熱點問題。
十、 課題指南
如果說以上九個方面是需要中小學教師主動去發現和尋找的課題來源,那么課題指南則是可供中小學教師被動選擇的課題來源。課題指南是為了給課題申請人在選題時提供方向性指導和參考的官方文件,各級教育科研管理機構會定期或不定期就目前所面臨的教育重點、熱點、難點和急于解決的問題,發布一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供課題申請人選題參考。例如,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年和2012年發布了年度課題指南,2013年至2015年則只發布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招標(國家重大)課題指南,一般課題不再發布指南。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除了每五年會發布一次課題指南之外,2013年和2015年還發布了年度課題指南。這些課題指南可以作為中小學教師選擇課題研究時進行參考,可以從指南中了解當前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從而使自己的選題能夠更具有時代性和科學性。但值得特別提醒的是,課題指南實際上只是為課題申請人提供選題的基本方向和思路,課題指南中的題目一般情況下都不宜直接作為研究課題,課題申請人還必須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縮小研究范圍,明確研究對象,聚焦研究內容,否則很容易出現選題過大的問題,特別是對中小學教師的課題來說,更應該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選題要精準小,忌假大空。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中小學教師課題選題有哪些來源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1738.html
上一篇:相對與課題具有哪些特點 下一篇:課題比較研究法的程序及基本要求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