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7-25
所謂小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與大課題而言小課題更適合教師個人或幾個人,并在短期內研究取得有效成果。那么,具體小課題研究與大課題研究有哪些區別呢?下文詳細為您介紹。
1.目標與選題的區別:
大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學校、一個地區、乃至全國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這種問題比較宏觀,影響面大,更多偏重于教育管理,如學生評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家長與學校關系、考試制度改革、教師社會地位、教師工作壓力、課程的改革、多媒體的開發與普及等等。而小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自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高教師素養,使廣大教師成為研究者。因此,小課題研究與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是解決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如,某一課該怎樣教、某一節課該怎樣進行設計、某一難點該怎么突破、教某一課設計怎樣的板書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結構、如何進行某類學生的教育或轉化、和家長如何溝通、如何培養外來生的規范意識、怎樣促使新入學的學生養成進出校門的良好習慣……小課題往往是從生活現象入手,從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入手,從學科學習的思考入手,不貪大求遠,不急于為社會解決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要使選題與自己的能力相適應,可以用幾個字來檢查核準。即“近”、“小”、“實”,“近”就是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少好高騖遠,類似于“左撇子與書寫障礙”的研究,就符合三個貼近的原則。課堂尚且不能提出問題,學科有關的問題尚且沒有鉆透,而忙著做課外題,不是值得鼓勵的做法。“小”就是切口宜小,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的學習研究。
2.研究方法的區別:
大課題研究方法有行動研究方法、文獻方法、教育實驗方法,一般是一個課題組、一個團隊、乃至某一地區、某一階層進行研究;有學校、或教育局以至政府、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投資,甚至隨之要進行學校制度變革。而小課題研究則是教師個人行為,主要方法是讀書、行動、反思。它不強調一種研究方法的完整運用,而強調為解決自己教育教學困惑對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實”。
3.研究步驟的區別:
大課題研究一般要經過課題立項、進行可行性研究情況分析、走只研究機構、優選參與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分工、實施大型活動或推行重大制度、中期(或階段性)檢查、課題結題(終結性)總結、研究成果展示(報告)等。課題管理也比較嚴格縝密。而小課題研究則不必有這么嚴格冗繁的步驟,只要有問題意識,發現問題,然后讀書、鉆研、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驗證方法有效性即可,它不必有立項,不需要進行中期檢查,也不需要有結題報告,它更加強調教師的自覺、個體的行動。
4.研究成果的區別:
大課題研究最后要有結題報告,應經專家審定認可后做成果鑒定,還有事后對此向相關上級部門做何處理的建議和督察推廣的方案,而小課題最后可能只是是自己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進、資料的積累和自身專業的成長。最多就是某一范圍內作研究成果交流,或待時機將此作為發表。
當然,大課題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的區別是相對的,他們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比如,通過小課題研究培養教師進行大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思維方式,為進行大課題研究做準備。事實上,許多大課題研究都可以細分成許多小課題(即子課題),需要通過小課題研究把大課題的研究具體化。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小課題研究與大課題研究的區別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2665.html
上一篇:教師做小課題研究的選題途徑 下一篇:論證課題的價值有哪些方面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