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8-09
一、 問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教師和學生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費了不少時間。但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話連篇,缺乏個性化體驗,學生獨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壓抑,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寫出的東西蒼白無力,毫無靈性可言。
目前,世界各國寫作教學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向生活靠攏,以內容為中心。日本語文教學界倡導的“生活作文”的寫作思想,值得我們借鑒。“生活作文”是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通過以作文內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使學生形成主體的人格,這是一種以基于事實的、學生的自由表達為主的教學形態。又如美國的寫作教學也有一種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題目不受拘束,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寫作的東西必須是學生真正相信和關心的。中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情境作文”,“讀寫結合”,“素描作文”,“言語交際表達訓練”,“童話引路”,“語言、思維訓練”,“觀察一分析一表達三級訓練體系”,“快速作文”,“想像作文”,“創新作文”等等,作文教學研究的百花園一片繁榮景象。1社與七所高校聯合發起“新給作文教學提出了“個性寫真” 的熱門話題。我們的課題研究,是在國內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
二、概念界定。
個性:個性最早是一個心理學范疇,上個世紀被引入教育學。個性也稱人格,是指一個人先天遺傳和后天在一定環境和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個性綜合特征,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一個人良好的個性意識和個性特征強烈地影響著個人創造力的發展,是人才成功的關鍵素質之一,而且“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蘇霍姆林斯基語)”。
個性化:是指成為有預期個性的過程和結果。其具體含義是:第一、個性化對象具備了某種程度的個性化特征。第二、有目的地發展個性化對象使之達到預期目標。
作文個性化:是指文文相異,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表達習慣不同……總之,個性化的作文重在求異,盡量避免趨同,它有四個特征:自主、真實、創新、健康。
三、理論依據。
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為人的個性是人類進行創造活動的內在依據和能動力量,是一切創造力的基礎。中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階段,其個性特點是非常鮮明突出的,他們的創造潛能往往就貯存在這一獨特的個性之中。重視中學生個性的存在和發展,根據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以此發掘創造的智慧和創造的潛能,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強調個性發展,注重個性教育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應培養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并把它作為當代教育的趨勢。”學生的習作過程是學生個性學習和創造活動的過程,是極具個性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從語文學科學習的特點看,習作是學生最直接的個性化創造實踐活動。一篇習作的誕生,其所包含的個性特征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智力、興趣、思想、意志、性格、情緒、精神等8因素的綜合反映的結果。因為從大處看,一個人的創作過程,往往集中了個體的全部生活體驗、感知、情感、想象、思維、駕馭語言的能力,是其內心世界的真實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一篇習作就是極具個性特征的精神產品。從教育發展的觀點看,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作文教學中,提倡作文個性化,真正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和真實表達,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是作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健康的個性,尊重作文的本質特征,采取個性化習作訓練的教學策略,是作文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必由之路。
《語文課標》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早就說過:“作文要寫誠實的,自己的話。”
可見,寫出個性,有創意,才是作文教學的關鍵所在。
四、研究假設。
通過本次研究,讓學生發揮自主性和創新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如果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改進作文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性,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五、研究目標。
通過本次研究,能夠探索如何讓學生作文“個性化”的策略,使學生能夠達到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能夠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六、 研究內容。
1、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學生寫作的過程,是從客觀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經過頭腦中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的過程。”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沒有時代感,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體——學生,遠離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梢姡岣邔W生的作文水平光限于課內訓練是不夠的。因而,我們必須淡化作文,強化生活意識,使作文因生活而美麗。如何將作文訓練的內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學科延伸是實現學生作文個性化的主要途徑,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很值得研究。
2、要使學生文章寫得好,關鍵是積極培養其習作興趣。習作興趣的培養有多種渠道,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在寫作實踐中不斷嘗到甜頭,并有表現才能的機會。如何適應學生的心理進行作文命題;如何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創設寬松環境,符合學生習作需要,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情趣;如何在講評作文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如何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品嘗習作樂趣等等??傊?,在整個作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怎樣具體操作與實施,還有待于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
3、其實,作文成功的關鍵取決于作者有沒有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和見解。誠如羅丹所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們對美的發現。這也是作文“個性化”的關鍵。教師應當努力在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鼓勵學生有創意地表達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深刻而細膩多角度感悟生活,有個性地表達生活很值得我們探究。
4、真實,說真話,寫真話,真心真意,真情實感,這是作文“個性化”的基礎。真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真實,另一種是想像中的、文學藝術創作中的真實?!墩Z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學生的想像。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到“文中有我之心,有我之思,有我之情”也是我們研究的一個方面。
七、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主要側重課題的前期論證,收集國內外有關內容、研究的觀點、方法等。
2、調查研究法:各課題組成員通過調查,了解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寫成調查報告,明確研究方向。
3、行動研究法:及時記錄在該問題研究過程中來自教師、學生、教法學法模式等,通過論證確定實際可行的實施策略。
4、個案研究法:針對具體情況,依據全面發展理論,對個別學生進行個案記錄和研究。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調查、分析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調查,完成調查報告,起草并擬定本課題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
邊計劃,邊論證,邊學習,邊實驗,邊研究,邊小結。
3、總結階段
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學生優秀習作。
九、研究周期:
十、成果形式。
《中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
《瀘州七中學生習作選》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2825.html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