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8-30
一、課題目的、意義:
1、選題意義: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勤于思考,也有利于學習科學探究方法,使學生善于思考。而要將此意義落到實處,本課題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創設好的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在始終處于“老師想問什么,我該怎樣答”的良性循環中,讓學生真正成為每節課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成為知識的“接受體”。
2、研究價值:中學化學作為學校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素質的重任,而在中學化學教學課堂中開展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的相關研究和實踐,將是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關于化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研究是一個老課題,很多同仁都在這方面發表了很多的觀點與理論見解。我的切入口是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教學案例和課后反思為主,通過課堂的實踐來尋找化學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用問題組成能力主線,對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學作用,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行之高效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體內心的沖突,動搖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從而喚起思維,激發其內驅力,使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教學如同表演,同樣的劇情同樣的角色,不同的演員能演繹出不同的感人熒幕形象。我們帶的學生一屆屆的更換,我們的教學內容從知識層面上講總體沒有太大變化,但教學理念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習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探究學習為基礎重構基礎教育課程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一個共同的做法是:不僅將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將探究作為課程的內容標準。1991年12月,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教育標準《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正式出臺,該標準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意在通過探究,將科學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方法的學習以及科學本質的學習聯系起來。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將變革學習方式、倡導將探究學習放在突出地位。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一方面通過研究提高教師問題情境的創設和實施能力,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學會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反思。另一方面在創設問題情境中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提升,更加體現教學的有效性。
2、研究內容:本課題的關鍵詞是“課堂教學”和“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是把學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氣氛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主動參與學習。這種學習活動不僅是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而且要從這個學習過程中有所發現,獲得新的化學知識和方法。課堂教學的一般流程是“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學習新知—強化練習,鞏固新知—課堂總結,梳理新知—布置作業,拓展新知。”。創設問題情境可營造一種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氣氛,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建構主義理論明確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知識的簡單接受過程,而是學習主體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這一課題的研究內容就是努力在每一節課中都要盡可能把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目標落到實處。細化為三個方面:(1)設置問題情境的梯度與時機(2)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3)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機結合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在研究過程中,既要站在現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廣泛地吸收學科理論,又要善于從國內外各種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中概括提煉。理論研究和學習應貫穿課題研究始終,同時又要參考許多同行的見解和做法,其中唐山市教委教研室王志庚老師的一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文中提出了創設問題情境應遵循的四個原則:即展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結構性原則、延伸性原則,這四個原則的核心就是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在揭示化學知識的發生、發展及發現過程中,促進學生智力素質與非智力素質的平衡發展,并展示學生掌握知識的思維軌跡,達到問題情境結構、化學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三者和諧統一,相互促進。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和舉措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①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②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④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⑤ 創設問題情境,提高答題能力
⑥ 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本課題在研究形成中學化學問題情境創設時的一般操作模式是:教師行為:創設問題情景——指導問題解決策略——鼓勵與引導;學生行為:明確問題——激發探究欲望——自主、合作解決問題——交流解決問題的經驗與策略;師生共同行為:評價——反思——歸納。
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認真學習建構主義理論、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閱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走進新課程》、《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領會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摘錄對課題研究有借鑒和指導作用的理論知識,以備研究時的學習和借鑒,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2)行動研究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將從課題研究中獲得的新的教學理念轉變為教學行為,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反思、修正、再實踐,逐步積累經驗。(3)經驗總結法:研究中,不斷地總結得失,調整研究步伐,研究策略。最后以總結形式認真完成《結題報告》。
五、研究步驟
(1)研究準備階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重點完成課題醞釀、論證,設計方案,確立總課題,分解子課題,成立課題組。計劃設立三個子課題:子課題1: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理論研究依據子課題2: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課例(刻制教學光盤)(具體課型為實驗課、理論課、復習課等)子課題3: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多種方法和途徑(寫出教學設計)。在課題組組織機構健全之后,即進行明確分工,根據各自學校的特點設計課題研究方式、方法及預期達到的效果,力求真實、有效并具有推廣性。并確立定期交流時間、地點。
(2)研究實施階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要求各實驗教師制定目標、操作體系,組織實施,展開研究,實時記錄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并不斷調控研究過程。不斷的以理論為依據指導實踐;并精心準備多節不同的課例:①運用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的課例;②利用提出假說、驗證假說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的課例;③通過精心策劃的課堂討論創設問題情境的課例。每節課例形成詳細的教學設計,并以教案及課后總結的形式把平時的教學點滴記錄在案,反映出創設問題情境的多種方法和途徑,以指導今后的教學。
(3).研究成果收集整理階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小結反饋,資源整合,資料匯總。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課題開題報告范文《中學化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研究》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3010.html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