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8-09-03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師在申報教研課題時,應該明白課題方案在立項中所起的重要性。不知教師是否在課題實驗方案撰寫上不知所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三年級數學教研課題實驗方案范文。
范文題目:《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的研究》
一、課題界定
課前預習,《現代漢語詞典》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的過程就是預習。” 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就是憑學生自己已有的綜合能力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獨立理解、識記知識的過程。預習是學習的極為重要的階段,它的特點是先人一步,它的本質是獨立學習。課前預習是學生最常見的自學形式,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狠抓“課前預習”這一環節。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課題研究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他們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學的過程。因此,預習是上好數學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養成基本的預習習慣,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獨立地探索知識,嘗試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教學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而不是要求他們復制知識。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具有主動選擇、發現、思考、探究、應答、質疑的需要與可能。對于如何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預習能力,就是將這一先進的教學理論實施于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去,充分發揮其指導意義。
2.培根說的:“習慣是一頑強而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習慣的不同,它們不是造就一個人,就是毀滅一個人。也正如薩穆爾,斯邁爾所說: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四、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創新之處
1.通過研究幫助學生樹立預習意識,提高對預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2.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的預習方法,形成指導學生預習的基本操作模式。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 設計可操作性較強的預習提綱,幫助學生預習,以便提高預習的質量。
4.研究如何及時、有效反饋預習信息,并把它們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預習所帶來的成就感。
5.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和“雙主體互動”的有效課堂。
五、本課題研究內容:
1.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小學三年學生的預習興趣、預習態度、預習能力、預習習慣等現狀,從中發現存在問題。再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可行的培養計劃。
2.思考數學的預習有哪些自身的特點,與學生一起探究適合學生的、切實可行的、具有實效的數學預習的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研究布置學生進行預習后,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反饋,爭取取得預設的效果,激發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4.使學生學會預習、樂于預習、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及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5. 依托我校的教研平臺,發揮學生預習的作用,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和“雙主體互動”的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途徑和步驟
(一)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預習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預設研究計劃,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對癥下藥。
(2)行動研究法:此研究法將跟蹤本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通過不斷對如何指導學生自主預習,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等方面的研究。
(3)文獻資料法:學習小學數學教材教法、新課程標準等基本理論,吸收借鑒優秀成功的指導學生自主預習的教學理論及方法。
(4)經驗總結法 :及時進行小結,撰寫經驗總結,積累材料。
(二)完成課題的基本途徑
首先做到認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有關課題研究的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了管理和理論知識。利用互聯網絡及學校網站進行自修式。利用我校的教研的平臺,認真開展實驗,遇到問題多看書、多請教,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方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撰寫研究心得、研究收獲,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三)課題實驗研究步驟
1.申報階段:(2015年12月):認真選題,學習、查閱有關資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預習興趣、預習態度、預習能力、預習習慣等方面的現狀,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制定研究方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分析原因、制定對策、根據課題研究計劃深入開展各項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收集活動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3.總結階段:(2016年7月):收集整理課題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七、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本人是一直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參與過學校多個集體課題的研究,并且都已經順利結題。
2.學校對教師的個人課題特別重視,所以在研究經費的落實和課題研究所需時間上,都會給與大力的支持和保障。
八、預期成果及評價方式
(一)預期成果
通過研究,預期取得以下成果:
1.教師個人課題實施方案。
2.教師個人課題相關論文。
3.教師做個人課題的相關教學案例。
4.課題研究報告。
(二)評價方式
從課堂教學實踐、教育教學效果考查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是否養成,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預習方法,學生的自學能力時候得到提高
九、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2.孔企平著《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4.朱勁松:《談小學數學的預習作業》
5.姜芳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上是關于三年級數學教研課題實驗方案范文的介紹。若你有課題申報方面的難題,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三年級數學教研課題實驗方案范文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7040.html
上一篇:初中英語課題新穎題目 下一篇:教研自選課題如何申報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