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8-11-15
當研究初中地理課題結題時,是需要提交至少一份課題研究報告的,而課題研究報告包括哪些內容,具體寫些什么,除了了解相關課題結題要求外,還需要參考范例,了解是怎么一回事。以下是初中地理課題研究報告范例,僅供參考。
課題名稱:《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國內外針對地理學習方式的研究方興未艾,如自主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式學習、問題解決式學習、角色扮演式學習、研究性學習等,主要用于改變長期以來采用的被動接受型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總體而言,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是當前國際上地理教學與學習方式改革的趨勢所向。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深入開展,國內中學地理課題研究的熱點大多以課改理念為指導,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上著力,但普遍缺少學科特色,如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各學科都可以開展,多造成雷同,或流于形式,不利于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而“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則試圖在地理學科主導特色和課改主要理念兩者之間進行整合,通過獨具地理學科特色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獲得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總體設計
“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屬于中學地理學習方式研究的范疇,其基本內涵為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研究如何以地理圖像為載體,開展探究學習活動的途徑、方式及在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上的功能。
1、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學習的過程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圖像化探究學習強調學生通過探究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學習活動,以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地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2)啟發式教學原則
啟發既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也是一種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原則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應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獨立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圖像化探究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進行的,如創設有利于問題探究的情境,設疑引思等,通過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積極的學習活動去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和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3)形象思維理論
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方法過程不同,形象思維不是以概念和推理的認知結構為載體,而是以形象形式的知識為載體。形象思維中的形象包括感覺形象(即視覺形象)、實踐形象(即經驗)及觀念形象(即抽象形象)三種類型。地理教學中所大量涉及的地圖、示意圖、景觀圖、模型圖、結構圖等圖像,絕大部分是屬于反映事物本質特征的觀念形象。
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在地理研究和學習內容的呈現、方法的使用、成果的展示等方面無所不在。“圖像化探究學習”,針對地理學科的突出特色,以地理圖像為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載體,比以概念為中介的邏輯思維方法更具鮮明生動和形象直觀的特點,不僅提高了學習地理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4)活動教學理論
活動教學是指以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圖像化探究學習過程中,體現的是一種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完成發現知識過程的活動,可以視作是一種活動教學意義上的探究型活動方式,通過地理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體現活動教學以活動促發展的指導思想。
2、研究目標
(1)改變傳統地理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以及機械訓練的現狀,形成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優化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地理圖像認識、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提高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3)樹立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以教師為主、知識本位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逐漸完成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的角色轉換。
(4)涌現一批具有現代教育觀念、掌握“圖像化探究學習”的基本方法、具備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師。
3、研究內容
(1)探索實施“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的目標(內容)、途徑(方式)。
(2)探索以地理圖像為主要載體,以探究活動為主要方式,構建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新模式。
(3)重點探索圖像化探究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組成環節及實施策略。
(4)探索初中地理教材中適宜于“圖像化探究學習”的內容。
(5)探索如何發揮圖像化探究學習在實現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上的功能,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研究過程
本課題研究過程分成制訂計劃、研究實施、分析評估及完善推廣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04年1月—8月)
建立課題框架,制訂課題計劃方案,進行論證,撰寫開題報告,召開開題會議,明確課題研究的意義,目標、和任務,增強實驗教師的責任意識和目標意識。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領會精神。
2、實施階段:(2004年9月—2006年8月)
(1)依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出各階段計劃。通過 “設計、實驗、反思、調整、再設計、再實驗、再反思、再調整”,不斷的完善課題框架。
(2)課題研究向縱深發展,開展教材研究、集體備課、教學觀摩、案例分析、撰寫論文等系列研究工作,階段性交流反思,展示各階段研究成果。
3、結題階段:(2006年9月—12月)
進行結題工作,收集研究資料。教師個人小結,教學觀摩課,撰寫結題報告及相關論文。在相關的教研活動中推廣應用本課題研究成果等。
四、研究方法
“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課題主要是針對當前初中地理課程改革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提出的,研究的目的在于解決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服從和服務于課程改革工作。因此,本課題采用“行動研究”方法,組成地理教研人員和地理教師相結合的研究隊伍開展研究,在取得基本共識的前提下,研究人員在教學實踐中勇于創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主要研究方法有:
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使本課題研究的內涵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
觀察法:對學生在開展圖像化探究教學前后及各個階段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上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這些情況變化需要用觀察法來加以研究記錄。
實驗法:主要指對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加以具體的實施,對這種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實際操作、實驗。不過這里的實驗法不能等同于嚴格意義上的實驗法。
測驗分析法:以實驗班各階段與比較班同時期的水準測試成績做對照比較,通過測試對比、階段評價、系統分析、總結歸納等方法進行研究。
經驗總結法: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總結得失,尋找新的教學模式。
五、研究成果
1、基礎性研究成果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特點,確定了相關理論學習材料并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學習;制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制定本課題各學期(學年)階段性研究計劃等。
2、過程性研究成果
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情況完成了《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研究課課例節(包括教學設計、課件或錄像等);《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教師研究論文集冊(計 篇);《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課堂教學案例集冊(計篇);《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學生作品計件;《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階段性研究小結份;以及本課題列東中學研究小組、三明八中研究小組、三明十一中研究小組的研究活動記錄份、有關表彰證書 份和學生評價方案(考卷)份等。
3、最終研究成果
(1)《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研究報告。
(2)《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課堂教學示范課一例(錄象)。
(3)《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通過研究,《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實驗研究》的課堂教學模式確定為六個環節,簡稱“初中地理圖像探究六步法”。
第一步“圖像導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師運用多種媒體展示圖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問題生成”,教師分析教學內容結構,展示學習提綱,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通過學習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讀圖探究”,針對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地理圖像為載體,以形象思維為主要連接方式,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以建立地理圖像信息和所要解決的地理問題之間的聯系。
第四步“討論質疑”,在學生自主探究取得初步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和討論,通過合作學習活動達成共識。
第五步“圖像總結”,在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
第六步“鞏固拓展”,學生開展旨在鞏固學習成果的課堂活動,教師對活動進行點評,并聯系下一階段的學習內容拓展相關知識,以激發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進一步探究的學習欲望。
六、本課題研究的特色
圖像在中學地理學習過程中的意義十分重要,地理學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征,使地理圖像既成為地理學科內容的呈現方式,又是一種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閱讀和運用地理圖像的能力是地理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當前開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課程的實施環節,尤其是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成為課改的一個主攻方向。“初中地理圖像化探究學習研究”其特色在于將上述地理學科的主導特色和課程改革的主導方向進行有機的結合,以地理圖像為主要載體,以探究活動為主要方式,通過構建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我市初中地理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七、存在問題及其建議
主要問題在于因課題研究方法、研究的過程管理以及實驗教師科研水平和科研經驗有限,科研資料不足,教學慣性等,要使廣大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問題,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教學和研究實踐中通過學習不斷加以完善,也有待于各級教育教學部門共同研究與發展。此外研究經費也較緊張,今后除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批撥外,要盡量將研究工作和課改及常規教研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力圖通過課題研究來提高廣大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更多關于初中地理課題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初中地理課題研究報告范例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7945.html
上一篇:音樂教學課題研究論證案例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育教學課題怎么做好申報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