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9-02-13
中小學課題研究,是要出研究成果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教師把研究成果和實踐成果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的,兩者是有區別的。關于中小學課題研究成果和實踐效果的區別,有關介紹如下。
課題研究的成果,必須可推廣、可學習、可借鑒的理論、觀點、問題解決方案、新的教學模式、新的解決問題工具等,其表達形式包括理論成果形式和實踐成果形式。
課題研究的理論成果主要形式有:研究總報告、研究論文(不一定要發表)、專著、譯著、正式出版的編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行動研究報告、經驗總結報告、文獻綜述等含有一定理論成分的研究成果。
實踐成果主要形式:經典教育案例分析、典型教學課例(視頻形式)、政策咨詢報告、新的教學實踐模式、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及其校本教材(一般是未出版的)、正式出版的教材、教育敘事報告、教育故事分析、原創的在教學中使用的軟件、原創的教學工具等。
中小學課題研究實踐效果通常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一是學生層面:學生成績進步,興趣的提高,參賽獲獎,由于課題研究開展使學生某方面能力提升,學生的作品等。
二是教師層面:教學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提升,自身專業發展、各類獲獎等。
三是學校層面:成果得到推廣,影響力擴大,形成辦學特色,教學質量提高,成績提升,升學率提高等。
這些都是課題研究所取得的實際效果,是我們開展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不能作為成果形式進行呈現和提交。
中小學課題研究成果和實踐效果的區別,以上就是本文關于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于課題研究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中小學課題研究成果和實踐效果的區別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9101.html
上一篇: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方案攻略 下一篇:中小學課題研究有哪些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