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9-02-28
會做小課題研究和不會做小課題研究,不同的教師會呈現不同的狀態,一個是快速推薦課題申報研究的進行,另外一個是在原地打轉。我想后者是教師不愿意出現的情景。那么,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呢?
1、小課題研究選題
(1)范圍要小。小課題是以教師個人為研究主題的課題,而一個人能夠研究的范圍本身就有限,若選題范圍比較大,自己無法獨立完成。教師選擇個人操作就能完成的選題,可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緊貼教學與實踐。選題應緊貼教學實踐內容,得出的研究成果可更換的服務我們教學實踐活動。
(3)切合個人實際。每位教師的研究特長不同,知識、能力也有區別,在選擇課題時要盡可能選擇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課題作為自己的研究目標,在組織課題研究時才能發揮所長,將來的研究成果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教學工作。
2、小課題實驗操作和研究
(1)制定詳細的研究方案
小課題研究一定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詳細的研究方案,并制定好時序進度,以便在后期的研究中能夠按進度有序進行。在制定研究方案時,除了應明確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外,還要提出工作措施。因課題研究計劃對我們將來的課題研究工作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因此,好的研究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關鍵。
(2)認真踏實的研究
研究計劃制定好之后,就應該按計劃有序地進行,不能懈怠,加強自我約束,認真踏實地開展研究工作。在研究過程中,要不斷地反思研究過程,確保研究工作有序進行。
(3)充分利用可利用時間
教師用來進行課題研究的時間很少,需要抽時間進行研究。建議教師將研究任務化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利用小塊時間可以完成,一些大的任務或總結工作再利用整塊的時間去完成。
4、詳細記錄研究過程
課題研究過程中材料的收集、記錄和整理是課題研究至關重要的一環。對于研究過程、研究心得及研究結論要作詳細的記錄,所以,在研究之初就要準備一個課題研究記錄本,用于記錄課題研究過程的詳細材料。只有將課題研究過程中所有材料能夠詳細記錄,將來在實驗總結和論文撰寫時才能有所依托。教師通過記錄實驗過程,知道自己研究的進度,使課題的研究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使教師課題研究意識牢固建立,使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更加深入有效,使課題的結題更加言之有物,使教師的教科研理論與實踐水平走上新的臺階。
5、注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建立“課題檔案袋”,將課題計劃、課題方案、課題研究過程記錄、研究體會、相關論文、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憑證、課題的階段總結報告等材料放入其中。收集與課題相關聯的資料會使課題研究思路越來越清晰,對以后撰寫課題結題報告也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同時“課題檔案袋”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材料,也是課題結題的一項重要依據。
6、認真總結,撰寫研究報告和論文
課題研究的每一個階段,教師都要認真進行階段總結,總結前一階段的研究得失和擬定后面的研究計劃。課題研究結束后,要將“課題檔案袋”拿來,認真研究,撰寫嚴謹的研究報告。對于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要認真撰寫研究論文,撰寫的與課題相關的論文,要和自己的研究內容密切相關。形成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它有利于學術交流、推廣和供其他人參考、借鑒。
3、研究成果的完善和運用
(1)不斷完善升華。課題研究結束后要將研究成果不斷完善,以便在后面能夠用來進一步指導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指導教學實踐。研究成果可以再用來進一步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使得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以上就是本文關于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于課題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文章名稱:教師怎樣小課題研究
文章地址:http://www.404wg.com/ktyj/9339.html
上一篇:申請微型課題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自選課題和政府縱向課題的區別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